光影谷电影讯 电影《生还》已全( quán)国公映。这部展现抗联留( liú)守团在主力西征后坚持( chí)游击作战,突破日军围剿( jiǎo)进入苏联整训,改编成东( dōng)北抗联教导旅并重返东( dōng)北战场的战争史诗,已与( yǔ)全国观众见面。

电影《生还( hái)》以一名普通的抗联女兵( bīng)的视角,用子弹的呼啸与( yǔ)战士的歌声带领观众回( huí)望那段血肉铺就的胜利( lì)之路。导演高群书极具纪( jì)实感的镜头冷静而不失( shī)温柔,抗联战士在战斗中( zhōng)互相保护,牺牲或被俘、最( zuì)终生还的历程残酷而又( yòu)充满力量。高群书表示,“我( wǒ)们这次以纪实手法打捞( lāo)被遗忘的历史,正是因为( wèi)这里是属于全体中国人( rén)的精神原乡”。片中李童、耿( gěng)团长、裴大姐、白连长、马司( sī)务长等一批抗联战士,演( yǎn)绎出一曲抗日烽火中的( de)平凡英雄史诗。
电影主要( yào)情节和人物均改编自年( nián)龄最小的抗联女战士李( lǐ)敏的回忆录,李敏出生于( yú)黑龙江,7 岁时就加入列宁( níng)主义儿童团。在父兄的影( yǐng)响下,李敏 12 岁正式成为一( yī)名抗联战士,并在军部密( mì)营被服厂和临时医院工( gōng)作。李敏也是倡导把“八年( nián)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写( xiě)进中小学生历史教材的( de)主要呼吁者,并在生前见( jiàn)证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 kè)。

电影的故事,就从 1938 年抗联( lián)密营被服厂的冬天开始( shǐ)讲起,由于日军重兵围剿( jiǎo),强化隔绝抗联与群众的( de)联系,使抗联部队给养极( jí)度匮乏。加之东北冬季严( yán)寒的自然环境,东北抗日( rì)斗争进入极端艰难时期( qī)。缺少粮食、子弹和衣物,抗( kàng)联战士通过激烈的战斗( dòu),用生命和鲜血的代价从( cóng)敌人手中获取。最后,少数( shù)抗联战士跨过黑龙江,在( zài)苏联整编为第八十八国( guó)际旅,打回东北并取得了( le)最终的胜利。《生还》用导演( yǎn)高群书的话来说,这些在( zài)“白山黑水间日与夜的抗( kàng)争”不是虚构的史诗,而是( shì)铁血铸成的历史记忆。

电( diàn)影拍摄时正值凌冬,高群( qún)书把剧组拉进零下三十( shí)度的东北雪原,整个剧组( zǔ)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每天( tiān)凌晨两点,所有演员就要( yào)起床化妆,四五点集合出( chū)发进入冰雪覆盖的深山( shān)老林实景拍摄,爬冰卧雪( xuě)、战斗行军。演员冻得嘴唇( chún)发紫,拍摄设备因低温频( pín)频宕机,遇到大雪封山需( xū)要当地的老乡帮忙清雪( xuě)开路……在真实火光和爆炸( zhà)中,剧组拍出了一场又一( yī)场震撼的战争戏。

主要角( jiǎo)色启用新人演员,全片没( méi)有明星加盟,从黑龙江的( de)跨境密道,到吉林的雪原( yuán)密营,再到辽宁的酷暑戈( gē)壁……电影在先烈战斗过的( de)白山黑水间,用影像再现( xiàn)了那段充满硝烟和抗争( zhēng)的岁月。电影日前开启了( le)重返拍摄地的东北地区( qū)首映,已先后结束了哈尔( ěr)滨、长春、沈阳等地的首映( yìng)式。作为抗联精神的发源( yuán)地,东北观众对影片表达( dá)了最深的喜爱与最多的( de)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