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阿根廷影展最喜欢的一部,第二名是《无夫之妻》。映后的连线,明明刚结束的是《国王的电影》,观众的问题也大多集中在前一部的些许故事。
我个人的观感:三个故事里,只有推销员的故事是传统路线:兴冲冲的努力、误会、解开误会、单亲妈妈主动告知自己生日的暗示,明显推动接下来的剧情走向HE(当然实际也是开放式);
老人找狗的故事,正向理解:老人舍不得老狗,哪怕自己独立上厕所都不行,却冲动地拿了钱,半夜里踏上搭车去往一个300公里外的城市找狗的旅途。负向:莫名其妙强买了一只很可能不是他的狗,老人给的50元,是从家里音乐盒里拿的,像小孩子拿存的一点零钱去买冰棍儿。与此同时,一个住简易棚屋的老人莫名其妙失去了他的狗。一开始坚定的“这狗不卖”,后来加了两次价忽然就同意了。不知道是因为他的狗不值钱,还是他认为自己的坚持不值钱。这个走向和大多数影视剧里常规“多少钱都不卖!”完全相反。但是从卖狗老人麻木的态度,后窗视角卖狗老人死死盯着车离开的眼神,说不出的滋味。这个故事里,从买狗老人是he,对卖狗老人是一个被无奈侮辱收买,失去陪伴宠物的恶劣故事。甚至对帮忙的人来说,今天做了件好事:帮一个300公里外独自来找狗的老人找回了他的狗。50元就是50元,他纯热心帮忙,没一点私利。
老实木讷的家庭妇女确实中了传说中的“料理机一台”,可是一同参加活动的人提醒她住的是连电都没有的地区,要料理机干嘛呢?磨着她接受补贴,把奖品换成一套化妆品。最初我也觉得这样挺好:给主妇送厨具是给牛马递犁头,把她当女人,就给她送香水化妆品漂亮裙子。但是当主妇打开漂亮的彩妆盒,镜子上映出她茫然又暗黄的脸,我瞬间和主妇一样觉得茫然又尴尬:没有电的地区要料理机干嘛?一个脸色暗黄的农村家庭妇女,连车费和住一天旅馆的钱都没有,要一套彩妆盒干嘛?
所以这三个阿根廷小故事,仔细想想挺有非主流的味道:既不是阳光正能量,也不是阴间暗黑故事。命运馈赠的漂亮彩妆盒,打开可能是隐隐的无奈和嘲讽;对老狗放不下的爱,换个角度就是一个城里人的巧取豪夺。甚至如果站在老头儿子的角度,真要气歪嘴了,因为我经历过家里老年痴呆的老人走失,人还没跑远 仅仅是在附近而已。他要是跑300公里,我请假沿路去捉人,想想都要疯了~
所以,人间的故事其实绝少美丽大彩虹,或倒霉坏人连连看。普通人,各有各的阴晴圆缺。